跟大家分享一些學習德語的歷程。
德語從我大二接觸學習,到現在通過德福大概有五年了,不過最認真學德語大概就是我當完兵的這一年吧,大學那三年也只有學校每周兩小時學一學,跟去台北歌德學院上一上這樣,平常偶爾看看德國網站這樣,算是沒壓力(一開始)的學習。
不過本篇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德福準備方式,適用於正在準備德福的人。
戰績:
一試:LV:3 HV:3 SA:3 MA:U3 (2013,7月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當兵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試:LV:5 HV:3 SA:3 MA:3 (2014,5月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退伍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試:LV:4 HV:4 SA:3 MA:4 (2014,11月)
四試:LV:5 HV:5 SA:4 MA:4 (2015,7月)
(還好都是一直在進步的)
LV(閱讀):一直看文章!既然是考試就不能用字典,所以平常練習時,就要養成沒做完題目,就不能查字典的習慣,一來可以練習,儘管有不懂得單字,還是能不慌不忙地解決題目。另外就是邏輯,如果有不懂得單字,然後對選項有模鈴兩可的時候,記得用 反推,也就是說,心中要推論,假如我選A選項,能不能完美無瑕地配合到文章該段落。如果有那麼一點點不行,那就盡量不要選!假如今天由一文章說:"許多人會有懼高症...有一些恐懼症的人避免去會引發恐懼的地方",如果今天有個選項,A:懼高症的人不應該上摩天大樓。 聽起來很合理,但是如果反推回去,就有問題了,文章沒說懼高症的人上摩天大樓就會引發恐懼,類似這種概念,我想這也是我能拿5分的關鍵。練習的管道有很多,德國報紙網站(南德日報SZ,UniSpiegel)、或是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,都有很多貼近學生的主題。每種主題都接觸,尤其是我覺得網站都會搭配圖片,有時候看標題就可以認字,這是一個沒時間又可以練習一下字彙的方法。
HV(聽力):從簡單的開始聽,聽力應該是要練到,聽到一句話,第一個是想到那個場景,而不是中文。我們聽中文,馬上就知道是在說什麼意思是因為,聽中文馬上聯想到場景。學外語也是這樣。多了轉換成中文會多一到轉換程序,理解時間自然會變長。同一句話,聽多次了,絕對反應會越來越快,這也是為什麼"你叫什麼名字","你好嗎?"這種簡單的對話大家最容易學的,因為常常用到!可以多多利用德國之聲(Deutsche Welle)、或是一些新聞網站(Tagesschau)一些影片檔做練習。
SA(寫作):熟悉模板,不只是要知道,還要手感!既然是寫作,常寫的話,語感肯定會比較 順。除了官方說的模板,開場、圖表、優缺點跟描述家鄉外,還要注意的是,每次提到什麼優缺點,一定要說原因(Begründung)。比如說:我覺得讀大學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以後找工作會比較好找,(然後說為什麼這樣覺得)因為讀大學會認識到很多人,他們也許在未來找工作的對你有有很多幫助,而且許多公司喜歡用大學畢業生,因為大學畢業生通常能力會比沒有大學畢業的人來的強。諸如此類的。
MA(口說):多說肯定有幫助,比如說拿著題目,對著手機的錄音,錄起來聽哪裡有問題,發音、流暢度、語法等等之類的,然後把每題所常用的語詞給練習進去,一開始可能要看著模板,對著同一個題目練習幾次,就會對常說的那幾句非常熟練,然後再換別的題目,這樣一次練習下去,考試比較不會緊張,而且錄音還會計秒數,所以同時可以練習到時間的安排。這些可以透過看影片、模仿達到練習的效果。
有沒有發現,我說的都是要多練習,語言不是腦帶知道就好了,還要能夠用。這跟我們一班讀書不太一樣,平常我們念書只要知道就好了,而學語言不一樣,一定要一用再用,練習再練習,儘管已經知道怎麼用了。